close
早期評估

中風的早期識別非常重要。只有詳細的身體檢查及醫學影像學資料才能確診是否中風,類型和程度;因此即使是一般的中風徵兆,也應該到醫院求診。

研究顯示,在中風專科醫院治療的病人,患者復甦的幾率比較高。

缺血性中風

缺血性中風是由於血栓(血塊)阻塞腦動脈,當這類中風發病時,可根據情況給病人用抗血小板藥物(阿司匹林,氯吡格雷,潘生丁),或抗凝血藥物(華法令)。必須用醫學影像排除出血性中風,因為這種療法對出血性中風的病人有害。

是否施行溶栓治療,要經過下述檢查:

  1. 中風癥狀,往往使用評分系統,如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中風評分,辛辛那提中風評分,和洛杉磯」院前」中風掃描。急診救護員(EMTs)使用辛辛那提中風評分,以確定是否需要將病人送到中風醫療中心。
  2. CT掃描,以排除出血性中風
  3. 抽血化驗,如全血液計數,凝血功能(PT/INR and APTT),以及測試電解質,腎、肝功能試驗和血糖。

其他中風期保護大腦的方法包括:儘可能確保血糖正常(如對已知的糖尿病患者施行胰島素注射 - commencement of an insulin sliding scale),確保供氧充足和靜脈注射。讓病人在擔架上頭部平放而不是直坐,研究表明這樣可增加腦部血流量。缺血性中風其他 的治療方法包括阿司匹林(每日50至325毫克),氯吡格雷(每日75毫克),並結合阿司匹林和潘生丁延長釋放(25毫克/200,每日兩次)。

中風後常伴隨血壓升高。研究表明,雖然血壓高可造成中風,但在中風後的危險期內有助於血液流向腦部。

如果檢察顯示病人頸內動脈狹窄,而且在受影響的區域有殘餘的功能,中風後迅速施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(手術切除狹窄)可減少複發的風險。

如果中風是由於心律失常的心栓塞,用華法林或高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心律失常和抗凝可減少複發的風險。CHADS/CHADS2已經確信,對心律失常和心房顫動的治療,對中風有預防作用。

 亞低溫治療

大部分亞低溫治療缺血性中風有效性的數據僅限於動物研究。這些研究主要集中於缺血性中風而不是出血性中風,由於低溫造成較低的凝血門檻。這些研究溫度下降與缺血性中風關係的動物研究證明,低溫治療是一種有效的全目的神經保護治療。 [ 65 ] 這一結果導致人類研究。不幸的是,在這篇文章的出版時,這項研究尚未結束。但就可行性來說,已經確信缺血性中風後利用低溫控制顱內壓(ICP)既安全又實用。用於在這項研究的裝置稱為北極太陽[ 66 ]

溶栓

越來越多的中風治療中心採用藥理溶栓(「血塊破壞」)與藥物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(tPA)來溶解血栓和暢通動脈。但是, tPA的使用在急性中風中是有爭議的。一方面,對於出現急性中風癥狀而且沒有其他禁忌症(如異常化驗結果,血壓高,或近期手術),美國心臟協會和美國神經病學學院推薦三小時內tPA治療。這一推薦是基於兩項研究的一組調查[ 67 ]結果表明tPA有助於神經系統的改善。對三個小時內用tPA處理的病人, 39 %在3個月內效果良好,而安慰劑對照的病人只有26 %在3個月內效果良好。然而,在MINDS測試中6.4 %的病人作為tPA併發症出現大量腦出血。tPA往往誤解為萬能的,重要的是讓病人知道,儘管該項研究支持使用tPA,有些數據有缺陷,而且tPA的安全性和療效是有有爭議的。最近一項研究發現,(與沒有接受tPA的患者相比)接受tPA的患者死亡率要高[ 68 ]。此外,美國急診醫學院(AAEM)認為,關於tPA對於急性缺血性中風的療效、安全性和適用性的客觀證據不足以將其列入治療標準。 [ 69 ] 在其他證據澄清上述爭議之前,醫師應使用其裁量權。鑒於確切證據不足, AAEM認為將靜脈溶栓治療列入或不列入中風治療標準都不恰當。

機械取栓

急性缺血性中風的另一介入治療是直接去除妨礙性血栓。這是通過插入導管進入股動脈,指揮它納入腦循環,並部署一個螺旋一樣的裝置誘捕血栓,然後退出機構。對無法接受溶栓藥物治療或藥物無效的病人,機械取栓可有效的恢復血流, [ 70 ] [ 71 ] [ 72 ] [ 73 ] 而且新的和老的設備在療效上沒有區別。 [ 74 ] 機械取栓只測試過中風8小時內的病人。

 栓塞性中風

抗凝治療可以防止複發性中風。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,抗凝可以減少中風的60 % ,而抗血小板劑可減少中風的20 % 。 [ 75 ] 。不過,最近的Meta分析表明,栓塞中風抗凝血治療很快顯示出一些害處。 [ 76 ]

出血性中風

腦內出血或腦周圍出血(蛛網膜下腔出血)的患者 ,需要神經外科檢查,以發現並治療出血原因。治療缺血性中風的主要方法如抗凝劑和抗血栓劑,可以使出血狀況惡化,不能用在顱內出血。監測病人的血壓,血糖,氧以使其維持在最佳水平。

護理和康復

中風康復應該立即開始。中風康復是通過抗血栓治療、幫助患者儘可能地恢復日常生活的過程。它的目的還在於幫助的生還者了解和適應困難,防止併發症,及教育家庭成員以發揮輔助作用。

康復團隊通常是多學科,因為它涉及的工作人員具有不同的技能,共同幫助病人。這包括護理人員,物理治療,職業治療,言語/語言治療,及受過康復訓練的醫生。一些康復團隊還可能包括心理學家、社會工作者、以及藥劑師,因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病人表現中風後抑鬱。可以用一些儀器如巴氏量表來評估中風患者出院後是否能自理。

對皮膚護理,進食進水,定位,並監測生命指標(如溫度,脈搏和血壓)來說,良好的護理是根本。

對於大多數中風病人,物理療法(PT)和職業治療(OT)是康復過程的基石。很多時候,輔助技術如輪椅、學步車、拐杖、矯形器可能會幫助病人康復。 PT和OT有重疊,但其它們的側重點不同;PT涉及移動功能,散步和其他常規運動功能的重新學習。OT側重於通過練習和陪訓以幫助重新學習日常生活技能,如吃喝、穿衣、洗澡和上廁所、烹飪、閱讀和寫作。對講話與飲食(吞 咽)困難的患者,可採用講話和語言訓練治療。

有些人病人可能有一些特殊問題,例如完全或部分無法吞咽,可引起吞噬的食質進入肺部,造成吸入性肺炎。隨著時間的推移條件可以改善,但在過渡期間,可插入胃管使液態食品直接進入胃部。如果一個星期後吞咽仍不安全,可採用經皮內鏡胃造瘺(PEG)管,PEG能長期保持。

中風康復應儘可能立即開始,持續時間由數天至一年以上。大部分的功能恢復是在頭幾天和幾周內,然後在6個月內;之後美國康復機構認為正式康復的「窗口」就閉了,進一步改善的機會很小。不過,也有病人持續改進寫作,走,跑和說 話的能力。應將日常康復訓練納入日程。完全恢復雖不常見,但並非不可能;大部分病人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:已知正確的飲食和運動可以幫助大腦自我複原。

 預後

殘疾影響到75%的中風倖存者,並足以減少他們的就業能力。 [ 77 ]中風可能影響病人的身體、精神、情緒,或其組合。視乎中風大小和的病灶位置,結果差別甚大。 [ 78 ]功能障礙對應于大腦損傷區。

中風致殘包括癱瘓,麻木,壓瘡,肺炎,尿失禁,失用症(行動不便),日常活動困難,喪失食慾、失語、失去視覺和疼痛。如果中風嚴重、或在某一部位(如部分腦幹)嚴重的話,可以導致昏迷或死亡。

中風致情緒失常可導致大腦的直接損害,中樞神經損傷,以及由於不適應中風帶來的限制所造成的挫折感。中風情感不適包括焦慮、恐慌、情緒麻木、躁狂症、冷漠和精神病。

30至50 %的中風倖存者有中風後抑鬱症,其特點是由嗜睡、煩躁不安、睡眠障礙、不自信、放棄。 [ 79 ]抑鬱症可減弱激勵的作用和預後不佳,但可以用抗抑鬱藥治療。

中風的另一個後果是情緒不穩定,導致病人情緒起伏不定,並表示不適當的情緒如無先兆的大笑或大哭。雖然這些情感與病人的實際情緒有關,嚴重的情緒不穩定導致病人病理性笑和哭。 [ 77 ]有些病人情緒反常,例如高興時反而哭。 [ 80 ]情緒不穩定發生在約20 %的中風病人。

中風致認缺陷包括知覺障礙、言語問題、老年痴呆症、注意和記憶困難。中風患者可能不知道他或她自己有殘疾,這稱為偏癱否認。在所謂半側空間忽略條件下,病人受損腦半球反側的身體不能動和沒有感覺。 最多可有10 %的中風病人發展抽風,抽風最常見於中風一周內;抽風的可能隨中風的嚴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
流行病學

中風可能很快成為全世界最常見的死亡原因。 [ 83 ]中風在西方是第三大死因,僅次於心臟病和癌症[ 2 ],並佔全球10%的死因。 [ 84 ]

中風發病率從30歲開始成指數增加,病因與年齡有關。 [ 85 ] 老齡是中風最重要的危險因素。 95 %的中風發生在人45歲以上,有三分之二的中風發生在65歲以上。 [ 79 ] [ 8 ] 中風病人死亡的風險也隨著年齡而增長。不過,中風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,包括胎兒。

家庭成員可能因為遺傳或生活方式類似而導致中風。首次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的假性血友病因子較高。研究[ 86 ]發現,唯一顯著的遺傳因素是血型。有過中風增加了未來中風的風險。

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上中風[ 8 ] ,但60 %的中風死亡發生在女性。 [ 80 ]由於女性壽命更長,她們中風時平均年齡較高,從而死亡率高(NIMH2002)。 [ 8 ]一些中風危險因素只適用於女性:懷孕,分娩,更年期及其(雌激素)治療。

歷史

希波克拉底(Hippocrates)第一次描述了突然癱瘓,這常與中風有關。希波克拉底(公元前460至370年)首次來形容這種突然癱瘓現象。中風,希臘詞義「暴力攻擊」 ,最早出現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來形容這一現象[ 87 ] [ 88 ] 。 早在1599年,中風(Stroke)這一詞被首次使用,譯作'中風抽搐'的同義詞, [ 89 ]是希臘原文的直譯。 在1658年,約翰。雅各.Wepfer(1620年至1695年)在他的<<中風>>一文中,建議死於中風的人已有腦出血,從而指出了出血性中風的原因。 [ 87 ] [ 8 ] Wepfer還確定了主腦動脈,椎動脈和頸總動脈,並建議中風可能造成動脈堵塞,從而指出了缺血性中風的原因。 [ 8 ] 魯道夫Virchow第一次描述了血栓作為一個主要因素的機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府城六順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